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主任衡付广表示: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效率,年内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将压减到16个月,结案准确率达93%以上;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7个月,商标审查抽检合格率在97%以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持续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等行为,重点治理商标囤积行为。
专利审查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完善审查政策标准、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提升专利申请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开展工作。“不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领域专利审查标准,在实用新型审查中引入明显创造性审查,在外观设计审查中引入明显区别审查,进一步提升授权质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魏保志介绍。
商标审查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从继续完善商标审查审理标准、建立完善覆盖全流程的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推进商标审查审理提质增效。今年,商标异议审查平均周期压缩到10个月以内。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将及时做好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恶意抢注商标处置,加强地理标志史料核验力度,从严驳回涉嫌造假的地理标志商标申请。
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方面,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推动完成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推进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新一轮修改,加快推动地理标志立法,稳步推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地方试点。
其中,商标法修订草案已于今年1月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稿涉及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优化商标授权确权程序、加强合法在先权利和驰名商标保护等6方面内容,明确商标恶意注册申请情形及应负法律责任,引导商标注册回归“注册为了使用”的制度本源,坚决打击傍名牌、搭便车、蹭流量、侵犯他人在先权利等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此外,为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将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和商标质押融资助企纾困工作,实现质押融资金额和惠及中小企业数量均增长10%以上。
专利审查周期不断压减,企业将获得哪些经济增值呢?
作为发明专利有效量的世界第一大国,我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也连年提升。发明专利审查周期不断压减,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合理压缩审查周期,能够使更多新领域新业态等需要尽快得到保护的创新技术获得更快的确权和维权依据,更快得到法律保障,也就为专利本身的经济价值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合理压缩审查周期,可以为创新企业的科创属性赋能,使企业更早的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企业认定乃至为企业上市做好准备,促进企业创新成果及时转移转化,便于企业提前进行创新产品的市场布局。
合理压缩审查周期,一方面使得发明专利授权速度更快,将促进发明专利的快速转化,快速充实企业知识产权储备,有利于企业快速形成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专利的实质在于以公开换保护,缩短审查周期可以加快技术创新的公开和应用,有助于推动全社会技术更新换代和技术创新效率。
可以说,国知局压缩专利申请周期对于企业以及其他主体而言是一大利好。创新主体要把握机会,重视专利保护,及时将研发创新技术做好专利布局,更早获得专利授权,以为企业长远发展做足准备!